Friday, May 20, 2016

Brooklyn Museum - Egypt Reborn: Ancient Egyptian Art Later Egypt

這是去年12月23日旅行布魯克林的遊記,那天下午和Sayun和Yu-Hao去了Brooklyn Museum(布魯克林博物館),這篇文章是在館內三樓的「Ancient Egyptian Art」(古代埃及藝術區)。這區還滿大的,這篇文章標題是「Egypt Reborn: Ancient Egyptian Art Late Egypt」,館內這區展覽叫做「Egypt Reborn」(埃及重生),分成早期跟晚期兩區,這篇文章是晚期這區。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晚期阿肯那頓(Akhenaten),大約公元前1352-1336年的作品「Torso of Akhenaten」(阿肯那頓的身體),在1890年代當英國埃及學家先驅皮特里爵士(Sir Flinders Petrie) 在阿馬爾那(el Amarna)考古時,他發現至少有17個雕像,包括這一個,是來自阿肯那頓和娜芙蒂蒂(Nefertiti)。他在這裡也發現無數的雕像碎片,大量地破壞這些作品也顯示著在阿馬爾那後期的法老想要消除所有特立獨行的法老跟皇后皇后的記憶。除了雕像被破壞的狀態,我們也可以在這個阿肯那頓雕像上看到脖子開始拉長的情況、瘦的鎖骨,還有膨脹的胸部。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時期晚期圖坦卡門(Tutankhamun),大約公元前1336-1327年的作品「Block Statue of Ay」(阿伊的方塊雕像)。

這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22王朝,大約公元前945-718年的作品「Cartonnage of Nespanetjerenpare」(納斯潘納居倫佩爾的陪葬面具),納斯潘納居倫佩爾(Nespanetjerenpare)的陪葬面具有很多豐富的復活跟永生的細節。在他的寬板領型(wesekh-collar)上面是一個保護的胸飾,使用的形式是節德領型(djed-collar)和tyet護身符( tyetamulet)。節德領型上書寫著一種「穩定」和」「持久」的象形文字,而且tyet符號通常會跟djed有關聯而寫在一起,表示著安寧的概念。在寬板領型下面是雙頭獵鷹項鍊,表示著太陽神夜晚裡在陰間穿越著。陪葬面具的底座是用安赫符號(ankh-sign)和瓦斯權杖(was-scepters)裝飾著,上面用象形文字書寫著「生命」和「力量」。在前方的一小區域描述著許多神靈跟身體的一部分結合有關,像是眼睛、嘴唇或是牙齒,神靈是用來保護主人跟讓他的木乃伊為了永恆合而為一。

這個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的神廟入口模型(Modern Reconstruction of a New Kingdom Model of a Temple Gateway),這個模型展示著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神廟如果是剛落成時的樣子。建築的底部有原本石英石跟漆層棕色來混合的雕刻,像塔狀的旗竿形成入口,塞提一世(Sety I)的雕像有著歐西里斯(Osiris)的樣式,還有四個人面獅身像趴在入口的階梯附近,這個樣式模擬出典型的新王國時期神廟的元素。建築、整修跟擴大神廟是榮耀法老跟王室的方式,在這個建築中,兩個法老塞提一世雕像在人面獅身像的中間站著,雙手交叉的姿勢也是象徵著歐西里斯重生成為荷魯斯(Horus)。再放置在神廟之前,這種雕像就確定了塞提一世會被紀念,而且會跟神靈、奉獻,還有死亡跟重生的輪迴有關。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9王朝或第20王朝,大約公元前1295-1070年的作品「Relief of a Nobleman」(貴族的浮雕),這個浮雕的正確內容還尚待考證,這位不知名貴族的服裝和精細的假髮上面有許多蓮花連接著,這樣的連接也是描述著在陰間的奉獻場景。這個雕刻清楚地描述著法老阿肯納頓(Akhenaten)時工藝家的傳奇風格延續,在假髮後面露出他的臉部跟脖子,還有他頭部旁邊的深度刻畫,都是阿肯納頓時期的細節。優雅的狀態也顯示著這個雕刻是從孟菲斯(Memphis)區域薩卡拉(Saqqara)的墓地中出土的。在雕像的左手有拿著sistrum(一種金屬沙鈴的樂器種類)跟花,也表示她正在思念一位女性,可能是他的妻子或是其他女性親戚。

這是埃及新王國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晚期或麥倫普塔(Merenptah)早期,大約公元前1279-1203年的作品「Sa-Iset the Younger」。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到第19王朝,大約公元前1336-1250年的作品「Face from a Sarcophagus」(在石棺的臉部),這個寬廣又平坦的臉部表示著他是來自石棺,蓮花的連接象徵著光、生命跟重生。這個作品的有機設計、有厚眉毛的眼睛,還有性感的微笑嘴唇,都是第19王朝後期跟第20王朝早期的特有風格。

這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19王朝,大約公元前1070-945年的作品「Face from a Coffin」(在棺材的臉部),從棺材來的這個臉部是一種象形文字的風格,他的特徵是個人臉部的象形文字和沒有完全跟有機設計整合在一起。這個作品的時間是第19王朝,出現在底比斯,因為這段時間出現了很多在棺材的臉部,臉部的形狀跟特徵也反映了第18王朝早期跟第19王朝早期的工藝風格。

中央的這件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25王朝塔哈爾卡(Taharqa),大約公元前690-664年的作品「Shabti of King Tahaqa」(法老塔哈爾卡的巫沙布提俑),庫施王朝(Kushite)王室的工藝家創作使用著埃及圖像式元素,強調著非埃及根源的主題。所以這個巫沙布提俑顯示著法老塔哈爾卡拿著一個傳統埃及農業的工具,而且再製成《死者之書》(Book of the Dead)第六章的文字。這件作品的風格,尤其是圓形臉部跟寬大鼻子,就是典型的庫施王朝特色。 

這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25王朝沙巴卡(Shabaqa),大約公元前716-702年的作品「Head of a Kushite Ruler」(庫施領導者的頭部),庫施的王室雕像,在這個例子上是從埃及上方來的,強調著外國、非埃及根源的主題。這個頭部,可能是法老沙巴卡,顯示著這位領導者有個寬大呈圓形的臉部,就是典型的庫施人的樣貌。他的標誌也反映出庫施風格的影響,而且他的剪得很短的頭髮,還用一個大髮圈綁著,是在埃及雕像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特徵。在他的髮圈前面遺失了一個旋鈕,可能曾經放置了兩隻眼睛蛇。在法老的雕像中,有兩隻眼睛蛇也是庫施王朝的獨特風格。

這是埃及晚期第26王朝尼科一世(Necho I),大約公元前673-664年的作品「Kneeling Statuette of King Necho」(法老尼科的跪姿雕像),這個雕像可能屬於一個團體,展示著法老奉獻給神的物品,雕像的銘文上面寫著這個皇室雕像是法老尼科。兩個第26塞易斯王朝的統治者,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尼科一世,環航著非洲並企圖用運河把地中海跟紅海聯結在一起的尼科二世(Necho II)則比較著名。銘文上沒有指名是哪一位法老尼科。

這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25王朝晚期,大約公元前670-653年的作品「Head of a Kushite Ruler」(庫施領導者的頭部),歷史的藝術學者指出這個頭部雕像的年代是在第25王朝的晚期的最後。這有可能代表著戰勝亞述軍隊而入侵到埃及,佔據了底比斯首都的最後庫施法老坦沃塔瑪尼(Tanwetanmani, 664-653 B.C.)。在坦沃塔瑪尼的勝利,庫施王室的後裔持續統治著努比亞(Nubia),從大約在納巴塔(Napata)地區直到公元前三世紀的前半段。

這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25王朝的後半,大約公元前712-653年的作品「Stauette of a Kushite King」(庫施法老的雕像),這個雕像曾經描述著一個兩隻手都拿著奉獻給神的壺的屈膝姿勢法。雖然這個風格讓人聯想庫施法老塔哈爾卡,但因為他的皮帶上應該寫著統治者名字,但已經遺失,所以仍舊無法確定他的真實身份。但雕像可能被第25王朝的當地埃及法老破壞,或是這個雕像可能只是呈現著晚期的法老,鍍金的痕跡是在頭部跟短裙上面。

這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25王朝後半,大約公元前712-653年的作品「Block Statue of Harsiese, a Priest of Amn and Min」(阿蒙神與敏神祭司哈爾西斯的方塊雕像)。

這是埃及第三中間時期第22王朝奧索爾孔二世(Osokon II),大約公元前874-830年的作品「Temple Block Statue of a Prince」(王子的神廟方塊雕像),這個雕像屬於法老奧索爾孔二世和皇后卡拉馬(Karama)的兒子,在這個雕像右邊的銘文也有記載。但是這個雕像可能是被王子佔為己有的較早期作品,而且是在他自己的宗教用途使用著。他的臉部跟假髮都是新王國時期的風格,在底座的銘文已經被鑿取掉,而且本來還有歐西里斯的部分已經被切割掉。

這是埃及晚期第30王朝,大約公元前380-342年的作品「Head of Wesirwer, Priest of Montu」(蒙圖神祭司威澤沃的頭部)。

這是埃及托勒密(Ptolemaic)時期,大約公元前第三世紀的作品「Head of a Ptolemaic King」(托勒密法老的頭部),為托勒密王國埃及法老們工作的雕塑家,有時也會使用傳統的風格來展現王室的人物。這個頭部是描述著一個托勒密王國統治者戴著有著保護作用的眼鏡神的古老斑紋包頭巾(nemes-headcloth)。法老的圓卵形臉部有著完整豐潤的下巴,也顯示工藝家可能試著為一位特別的統治者重製臉部的細節,但是這個頭部缺少日期的證據,所以無法確認他是代表哪位法老。

後方藍色這件是埃及托勒密時期,大約公元前305-30年的作品「Bust of Isis」(伊西斯神的胸像),有禿鷲圖案的頭飾如果在托勒密時期通常都是代表著埃及的神、女神或皇后,用右手托住左邊胸部的姿勢通常就是伊西斯(Isis),伊西斯用她的左胸為幼童荷魯斯餵奶,所以這個作品也可能曾經有幼童荷魯斯的一部分。這件作品的高品質也代表了在希臘統治中的埃及,延續著千年歷史的藝術傳統。這個殘片的圖像也證明了在王室神廟的個人化的古代伊西斯神樣貌。戴著頭飾通常都是會代表著皇室人物,而且象形文字也寫著伊西斯的名字。

右邊這個大件是埃及托勒密時期,大約公元前305-30年的作品「Seated Goddess」(女神坐姿),石膏通常是雕塑家的作品模型或是奉獻的媒介,像是這樣的物件都是很小心地塑造與塗抹上細節來加強外觀和增加作品價值。這個散失著手臂的石膏女神像是坐在王座上,這個王座是跟作品分開的。皇冠或神聖徽飾的遺失讓這個作品的鑑定上產生困難。

前方這件是埃及托勒密時期,大約公元前350-30年的作品「Headless Statuette of a Female」(女型的無頭雕像),在她左手的百合權杖顯示著她是一位皇后或是女神,右手曾經有拿著一個物件,可能是生命之符(askh-sign)。雕像看起來似乎是裸體的,但是其實是有穿著簡單合身的衣服,埃及人很少描繪著女性裸體。這個作品的比例跟外型也是典型托勒密時期的女性形象。

這是羅馬時期埃及哈瓦拉(Hawara),公元第一世紀的作品「Mummy Cartonnage of a Woman」(女性的木乃伊陪葬面具),這個華麗的陪葬面具是放入木乃伊的頭部到胸部,有著羅馬時期的髮型、耳飾、項鍊、流蘇披肩,和蛇型臂章。在她手上拿著花朵跟大麥顯示著她跟埃及伊西斯神有關聯,但是陪葬面具跟木乃伊都是典型的埃及形式,在羅馬統治的埃及人在他們葬禮時也有羅馬或埃及形式的選擇。

這是羅馬時期,公元第一世紀早期的作品「Mummy Mask of a Man」(男性的木乃伊面具),在羅馬統治下的埃及人使用著當代或是傳統的木乃伊面具,這個作品有羅馬時尚的波浪黑髮。使用著傳統的頭飾上裝飾著傳統形式的假髮跟寶石,還有包含死神歐里西斯之前木乃伊形象的垂布。他的臉是顯露出來,而且看不出年紀,也是傳統的元素。

這是義大利在Viterbo區域,公元前10年到公元20年的作品「Portrait Head of a Young Man」(年輕人的頭部肖像),這個頭部是埃及人製作的肖像的一部分,稍後在羅馬皇帝奧古斯都(Octavian, Emperor Augustus),消滅了埃及托勒密王國,在公元31年的時候運送到羅馬市場。雖然這個石像可能是埃及工藝家雕刻,但是髮型跟頭部到頸部,都是典型的羅馬跟希臘特色。在這個時期的肖像作品,尤其是為了埃及市場的,看起來都很相似,有著支柱的形狀和直視前方的眼神。

這是埃及托勒密時期,公元前305-30的作品「Erotic Musicians」(情色音樂家),雖然這個是其中一件簡單的作品,這個雕像也是有一些特別的事物,在男生的陰莖上面有一個像是銘文的矩形物件,可能是一張紙。上面記載著非象形文字的神秘東西,可能是代表著樂譜的記載。

這是埃及托勒密時期,大約公元前50年的作品「Head of an Egyptian Official」(埃及官員的頭部),這個豐富呈黑色帶青銹的頭部不是很古代,原本的表面顏色很暗淡。這個頭部也代表著誰也是個爭議問題,可能描述著某個特別但是現在無從得知的祭司或是官員,或是只是一種風格展示。捲髮反映了希臘化的影響,這也是托勒密時期重要的埃及藝術特徵,但是形式上應該是位埃及人。從學者角度來看,這個臉部有很多沒有整合在一起的特徵,從不同的來源到無法區分個人特徵的問題。根據這些意見,前面跟側邊的樣子沒有融合,額頭上也出現不真實的梯形構造。而且像是臉部表面似乎刻畫太過尖銳,而且眼睛部位也過於深邃,讓這件作品辨認的準確性出現問題。

這是羅馬時期奧古斯都(Emperor Augustus)統治時期,公元前30年到公元14年的作品「Head of a Man with a Rosette Diadem」(戴著玫瑰王冠的男性頭部),這個寬闊又有不精準比例的頭部雕刻可能代表了丹德拉(Dendera)區域的風格,也有可能是位在公元一世紀的後期少數有著私人雕像的人。玫瑰是個光明與重生的象徵,玫瑰王冠有時也象徵著身後的擬神化。然而,這裡王冠可能也是代表著地方官員或是祭司。

這是埃及托勒密時期,公元305-30年的作品「Sarcophagus Lid of Pa-di-Inpu」(帕提因璞的石棺蓋子),木乃伊形式的棺材材質開始從木材變成石頭是發生在埃及新王國時期(大約公元前1539-1070年),在埃及晚期(大約公元前664-332年)之後,石棺才開始普遍。這樣的改變是反映著石頭比木材較能永久保存的特點。這個石棺的主人帕提因璞(Pa-di-Inpu),是位哈代(Hardai)市長的書記官,Inpu(因璞)這個字也跟阿努比斯神(Anubis)有關係。做為一位王室書記官,他也是女神哈索爾(Hather)的祭司。

這是埃及晚期到托勒密時期第30王朝,公元前381-30年的作品「Head from a Sarcophagus Lid」(石棺蓋子的頭部),這個有長假髮的頭部是人類形狀石棺的一部分,也代表了死者的木乃伊。木乃伊的身體通常都會被捆綁在一起,但是臉部仍呈現可見的模樣。

Address:
Brooklyn Museum
200 Eastern Parkway
Brooklyn, NY 11238

延伸閱讀: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Egypt Reborn: Ancient Egyptian Art Early Egypt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Ancient Near Eastern Art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European Paintings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Double Take: African Innovations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Connecting Cultures: A World in Brooklyn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Entrance
The Track of Time: Cent'Anni - Orecchiette Pesto with String Beans and Potatoes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Trip in December 2015
Official Website: Brooklyn Museu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