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3, 2016

Brooklyn Museum - Egypt Reborn: Ancient Egyptian Art Early Egypt

這是去年12月23日旅行布魯克林的遊記,那天下午和Sayun和Yu-Hao去了Brooklyn Museum(布魯克林博物館),這篇文章是在館內三樓的「Ancient Egyptian Art」(古代埃及藝術區)。

這區還滿大的,這篇文章標題是「Egypt Reborn: Ancient Egyptian Art Early Egypt」,館內這區展覽叫做「Egypt Reborn」(埃及重生),分成早期跟晚期兩區,這篇文章是早期這區。下面照片就是這區的天井,也是很有埃及風。

這是可能出自於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圖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的卡納克(Karnak) ,大約公元前1400-1390年的作品「Kaemwaset Kneeling with an Emblem of Hathor」(華塞特屈膝在女神哈索爾前)。華塞特(Kaemwaset)是在底比斯(Thebes),也就是現在埃及的路克索(Luxor),在卡納克的阿蒙雷(Amu-Re)神廟連結在一起的。在這個雕像上的雕刻文字是呼求著女神姆特(Mut)和尼貝絲勒佩特(Nebethetpet),有著讓死去的華賽特來獲得每天為神明奉獻金錢的方式,而且可以得以參與每日的復活儀式。皇室的名字雕刻在華賽特的右邊上方的手臂,記錄著這個雕像是屬於圖特摩斯四世的區域。他軀幹上捲曲的身體是藝術的發明,意指著他的繁盛。他手持的這個物件代表著女神哈索爾(Hathor)的頭顱放在受保護的提耶特(Isis-knot),在他的頭上兩個渦卷之中有一個微小的神廟入口,這個形式可能是類似sistrum,一種金屬沙鈴的樂器種類,這種樂器聲音是哈索爾跟其他女神喜愛的。眼鏡蛇出現在門的走道,還有另外兩隻在旁邊,這也表示著女神跟她們的保護。

這是在埃及北部晚期第30王朝內克塔內布一世(Nectanebo I)大約公元前381-362年的作品「Statue of a Priest of Amun」(阿蒙神祭司雕像),這個形象代表著阿蒙神祭司,他的名字曾經被雕刻在後面支柱底部,不過現在他的底部的腳跟腿部已經損壞,所以遺失了。這個雕像風格被早期的雕像深深影響,但是他也展現著新的特徵:有個圖案文字在後方支柱上面,顯示著歐西里斯(Osiris)、他的夥伴伊西斯(Isis)和他的兒子荷魯斯(Horus)。後面支柱設計是起源在古王國時期,是一種古老的站姿形式,很快在雕像就出現其他姿勢。或許也有可能具有一些象徵意義,這個姿勢也可以有空間刻上文字。在古王國時期,每個不是王朝人物的雕像幾乎都是使用在墓地上,只有法老跟神明的形象會在寺廟裡,然而在中王國時期跟新王國時期,私人的雕像也可能會出現在寺廟,通常銘文會要求經過的路人禱告。在晚期 ,這種雕像都是放置在寺廟,不會出現在墓地了。

這是羅馬帝國時期大約公元第一世紀的作品「Statue of a Goddess」(女神雕像),受到埃及藝術的元素的影響而經常變化,但也謹守傳統。從這個雕像可以顯示服裝風格出現了比較時尚的傾向,但是雕像形式會出現這樣的傾向都通常都會經過數千年的再製。這個雕像有著裝飾華麗的服裝線條,充滿了在第一世紀藝術家的品味。埃及古王國時期雕像有著皺摺的裙擺,特別是典型第五王朝的官方形式,是這個雕像設計跟細節的範本。雖然衣著的風格改變,但是基本的姿勢是可以清楚辨別。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和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聯合執政時,大約公元前1478-1458年的作品「Kneeling Statue of Senenmut」(塞尼姆特的跪姿雕像)。有時候創新的埃及藝術家會增強傳統的雕像形式,這個塞尼姆特(Senenmut)雕像是在皇后哈特謝普蘇特和法老圖特摩斯三世聯合執政時期的作品,是以第四王朝(公元前2625-2500年)典型的跪姿出現。古王國與中王國時期跪姿的雕像是手放在大腿上或是拿著一對小的容器,這個作品的雕塑家讓塞尼姆特呈現完整的樣子:眼鏡蛇出現在上舉的雙臂上面、穿著牛的角和太陽盤。埃及古物學家解釋這樣的畫面是哈特謝普蘇特的登基名字「Ma'at-ka-re」的密碼文,握著複雜象徵物件的跪姿男性雕像形式是第一個出現在塞尼姆特的雕像持續著數百年,或許這個新的雕像形式是源自塞尼姆特而想像出來的產物,也可能是有技術跟感受力敏感的藝術家詮釋。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四世(Amunhotep IV)和阿肯那頓(Akhenaten)的前五年,大約公元前1352-1336年的作品「Bust from a Seated Statue」(坐姿雕像的上半部),衣著、珠寶跟像是手杖或皇杖等物件都是鑑定藝術作品的學家稱為圖像研究,提供了雕像或是其他藝術作品的個人線索。因為這種圖像研究的特徵,像是頻繁地改變衣著,就可以顯示這個物件是什麼時候被創造的。假設我們知道某種假髮或是皺摺是熱門的,我們就可以把雕像的特徵侷限在較短的歷史時段。在這個雕像中裝飾性的假髮有著螺旋形的雙重捲髮,就是在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Amunhotep III),大約公元前1390-1352年第一次出現的,而且只在幾個世代中流行。在這個雕像的右手臂上有著較淡的銘文,確認了這個雕像的時間,也顯示這個雕像是服侍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做為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兒子跟世襲者,在阿蒙霍特普四世成為法老的五年後,他換了名字,叫做阿肯那頓,這個雕像就是這五年中的作品。在這裡兩個項鍊是一串的金盤,或者是所謂的榮耀的黃金(Gold of Honor),展現了他是個非常英勇的官員或是軍人。雖然這個男人的名字沒有被保留,他似乎很顯然是當時的重要角色。

這是埃及晚期第31王朝,大約公元前343-332年的作品「Egyptian Man in a Persion Costume」(穿著波斯服裝的埃及男人),偶爾埃及人也會穿著外國的服裝或是珠寶,這個非埃及風的品味在大量貿易或是跟異國法庭的外交接觸時期,或是當埃及被外國力量控制的時候興起。曾經兩次從伊朗土地中侵入尼羅河的波斯人在第27王朝(約公元前525-404年)和第31王朝(公元前342-332年)主導著埃及。這個雕像的日期是在埃及被波斯統治的晚期。長裙顯示了包覆著雕像的身體,和在上方邊緣服裝捲起的皺摺是典型的波斯風格。戴著的項鍊是裝飾著山羊的圖案,就是典型古代波斯敏捷跟性的象徵,在這個雕像的波斯服飾中也可以解讀為服從新主導者的忠誠。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二世(Amunhotep II),大約公元前1426-1400年的作品「Scribe Statue of Amunhotep, Son of Nebiry」(阿蒙霍特普書吏雕像),在學習與識字(包括心理或軍隊能力)超越其他技能的埃及人都讓人覺得有價值,善於閱讀跟寫作的埃及男人的特徵就是盤腿坐著在腿部中間閱讀。以這個雕像為例,顯示著他的頭部稍微傾斜,就像是在讀書的樣子。所謂的書吏雕像是在第四王朝(大約公元前2625-2500年)時期被第一次製造。原本只有王子是允許出現在這個形式,但是人們進入學校的比例增加,書吏雕像就變成相對的普遍。這的雕像的主題,是一個男人叫做阿蒙霍特普,是從事祭司與行政工作。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圖特摩斯四世或阿蒙霍特普二世,大約公元前1400-1352年的作品「Pair Statue of Nebsen and Nebet-ta」(納布森與納貝塔的雙人雕像),雕塑家使用這種形式叫做雙人雕像,在這當中表現著雙人間心理與靈性的羈絆。在這個主題最常見的變化就是夫婦、母子或是法老和神明,常見是在椅子上坐在一起。最早被記錄的例子是在第三王朝法老左塞爾(King Djoser)時期(大約公元前2675-2625年)。新王國時期的雙人雕像代表了結婚的夫婦,雕像銘文中記錄著這個男性是納布森(Nebsen),是位國庫的書吏,女性是納貝塔(Nebet-ta),是在女神伊西斯寺廟中的歌手。這對是手臂勾著手臂,也是一種親密的符號,為了來增強情感和創造和諧的設計中,雕塑家讓他們手臂具有異常的長度。

這是上面這個雕像的背面銘文。

接著這兩件都是古代尼羅河流域的臉部雕像,這個是公元前二世紀早期托勒密(Ptolemaic)時期的作品「Head of a Mature Man」(成人頭部)。

這是大約公元前二世紀晚期的托勒密時期的「Head of a Man with Tight, Curly Hair」(緊密捲髮男人頭部)。

這是托勒密晚期到羅馬時期早期,大約公元前30年到公元50年間的作品「Head of a Roman Nobleman, Possibly Marc Anthony」(可能是馬克安東尼的羅馬貴族頭部),這個頭部是用來製作於插入另一件雕塑作品當中,代表著高階層的羅馬官員。有些學者認為這個主題是克麗奧佩脫拉(Celopatra)的愛人馬克安東尼(Marc Anthony),不過這個認定並不能真正確認。然而,這種精細的綠色埃及石頭,在羅馬人中是相當流行的,而且是一種反映了古典希臘雕像的自然風格,也意指了這個男性代表了至少是一個當代埃及艷后的羅馬情人。

這是羅馬時期,大約公元二世紀晚期的作品「Mask of a Man from a Coffin」(棺材中的男性面具)。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大約公元前1390-1352年的作品「Statuette of a Woman」(女性塑像),不管這位女性在這裡代表是她擁有自己的墓地或是跟她丈夫一起同葬, 墓地中出現這個非常好的塑像。這個形象的風格,特別是臉部表情跟假髮,都表示這個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時期的作品。但原本這個塑像應該會寫著名字,但是已經散失。

這是埃及中王國時期到第二中間時期第1218王朝期間,大約公元前1938-1439年的作品「Fertility Statuette of a Woman」(女性生育雕像)。學者曾經認為這個裸體的女性形象,沒有完整的腿部跟珠寶,有著裝飾性的頭髮跟刺青,是為了侍奉來世男人作為象徵性的嬪妃。但我們現在知道這樣形象的用途是為了兩性的生育,大部份的雕像是發現在哈索爾或其他女神的神廟,是為了要祈求有小孩。

左邊這件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晚期,大約公元前1539-1425年的作品「Stela of Netjer-mose」(納傑爾摩西石碑),在這個男性納傑爾摩西(Netjer-mose)的石碑上面有五位尚未被清楚認定的女性形象,這個大塊的作品突出地放在男性的旁邊,可能代表著他的母親。主要的這些女性形象可能解釋著四個石碑底下的大容器,可能代表了子宮,是一個不是不太尋常的例子。

右邊這件是埃及中王國時期第12王朝到13王朝早期,大約公元前1938-1630年的作品「Nursing Woman」(哺乳女性),這個哺乳女性的姿勢是典型埃及藝術中的聖書體象形文字,意思是「哺乳」。因為這個主題尚未認定,這個小的形象可能也無法代表真的個人,但是可以被認為做為希望受到女神保護的奉獻禮物。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大約公元前1479-1400年的作品「The Snake Goddess Meretseger」(眼鏡蛇女神麥里特塞蓋爾),雖然這個眼鏡蛇女神在銘文上面沒有記載名字,她具有人類的臉部,還有在她皇冠上有兩個手指形狀的羽毛,這些都可以辨別她就是喜歡沈默的麥里特塞蓋爾(Meretseger),是一個肥沃與豐收的女神。大部分麥里特塞蓋爾的雕像,也跟這個雕像一樣,意象都是比較樸素,而且被放在比較小的神廟,讓當地的農夫來祈福。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大約公元前1390-1352年的作品「Head of a God」(神的頭部),高又白色的皇冠側邊的兩個羽毛是冥神歐西里斯(Osiris)的標誌,這個很稀奇的皇冠組合,和歐西里斯特有風格的假髮,通常都放在神廟中讓人供奉。另外一個殘片在神右邊假髮旁邊的一個直線條紋部分則是沒有被完成。

上面左邊這件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圖特摩斯四世或阿蒙霍特普三世,大約公元前1400-1352年的作品「Anonymous Shawabti」(佚名的巫沙布提俑),巫沙布提俑(shawabti)都常都是放置在主人墓地中,讓這些巫沙布提俑幫忙去完成主人生前未完成的事情。這個精細的例子有著覆蓋著的兩隻手、兩個籃子,穿著上衣。通常製作很不錯的巫沙布提俑不太會在上面找不到主人的名字,這裡在他的眼睛跟眉毛還有塗了兩個痕跡,可能名字就是在這裡被塗掉。下巴的下部有受損,可能是把鬍子移除的時候造成的,這裡也有可能這個巫沙布提俑本來是讓男性使用,後來改作給女性使用。

上面右邊這件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圖特摩斯三世到阿蒙霍特普二世,大約公元前1479-1400年的作品「A Prince of Tekhet」(泰科王子),泰科(Tekhet)是努比亞(Nubia)的一個區域,在古代埃及的南部邊緣,在第18王朝,泰戈有王子統治,他的家庭都是跟鄰近葬在埃及風格墳墓的阿斯旺(Aswan)貴族有關。在雕像後面支柱上的文字稱這個主題是泰科王子,但是他的名字沒有被保存下來,雖然是努比亞人,這位王子也是個埃及人。雕像在這個時期不是肖像式的,而是反映著當代埃及風格,王子有著沈重的眼睛、優雅彎曲的眉毛、開心的表情、滿頭的假髮、在下巴位置較短的鬍鬚,這些都是當時典型的美學風格。

下面左邊這件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哈特謝普蘇特或圖特摩斯三世,大約公元前1479-1425年的作品「Head of a Woman」(女性頭部),這個雖然只是殘片的雕像頭部形狀意指著這個主題不是一個王室女性。她的圖像有consideable 纖細跟迷人的特質,但是這個形象也不是肖像式的。她的錐形臉部、大眼睛、稍微彎起的眉毛,還有寬大和向上彎曲的嘴巴都是在哈特謝普蘇特和圖特摩斯三世時期的典型雕像特徵。

下面右邊的這件是埃及新王國第18王朝,大約1479-1390年的作品「Fragmentary Statuette of a Man」(男性的雕像殘片),在第18王朝,工藝家經常使用一種像玻璃材質的彩色陶器來製作巫沙布提俑。其他類型的彩色陶器雕像,像是這個例子,是還滿罕見的。這個短又厚重的假髮描述著這個形象是第18王朝埃及男性的喜好,深藍的釉彩模仿著外來的寶石叫做青金岩(lapis lazuli),使用在這裡可能在表示這個物件是個外國人。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圖特摩斯三世早期,大約1479-1458年的作品「Kneeling Statue of Sety」(塞提的跪姿雕像),這個塞提(Sety)雕像是國庫的書吏和管理人,是一個早期的非王室人物的跪姿例子。這個形象的姿勢是方尖的柱型,像是個太陽符號在向太陽神瑞(Re)祈禱的樣子,都意指著這個雕像是設定是放在薩提的墓邊,面對著東方去迎接黎明。晚期這種跪姿雕像經常都用祈禱樣子拿著石碑,省去了雕刻厚重的石橋,跟這件作品強調手部一樣。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哈特謝普蘇特或圖特摩斯三世,大約公元前1479-1425年的作品「Block Statue of Min」(明的方塊雕像),這個雕像上的明文上寫著這個物件是一個叫做明(Min)的男性,是一位紡織的工頭。這個方塊雕像(block statue)是被發明在中王國時期,顯示這個形象是坐在地上的,只有頭跟手會露出來,其他部分時常都被隱藏在披風中。這個形像很適合頻繁地出入在寺廟的各個房間中,寬大有橫線條紋的假髮和放置在這個雕像膝蓋中間的直寫短小描述,都具有這位雕塑家是中王國時期典型追隨者的特徵。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哈特謝普蘇特和圖特摩斯三世聯合執政時期,公元前1478-1458年的作品「Ahmose, also known as Ruru」(雅赫摩斯或露露),中王國時期風格影響著第18王朝早期皇室或庶民的雕像或石碑作品,這個坐著的形象呈現的是這個男性叫做雅赫摩斯(Ahmose),銘文上面也顯示出他另外一個名字露露(Ruru)。藝術家把雅赫摩斯描述成一個戴假髮和披風的形象,是典型中王國時期的風格。在他下巴上有短小的鬍子、大眼睛,還有很彎曲的眉毛,這也反映了當時的這時期的風格。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公元前1426-1400年的作品「Face of Amunhotep II」(阿蒙霍特普二世的臉部),在阿蒙霍特普二世的雕像臉部跟他兩位之前的法老都有一點不同。跟圖特摩斯三世和哈特謝普蘇特的雕像來比較,這個雕像的臉部有點較大,眼睛比較窄小一點,眉毛有點偏直,鼻子也有點粗,而且嘴巴也比較不彎。這個臉部也不是肖像式的,而是王室的總雕塑家設想的一個官方的形象,用來形容阿蒙霍特普二世一個理想的外在面貌。埃及人相信現實狀況只是暫時,只有理想的呈現才會是永恆的。

左邊這件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一世和圖特摩斯三世,大約公元前1514-1425年的作品「Shawabti of the Woman Ahhotep」(女人愛赫特波的巫沙布提俑),愛赫特波(Ahhotep),別名是塗意烏(Tuiu),是神廟官員艾納尼(Ineni)的妻子,她的巫沙布提俑可能是從底比斯(Thebes)的一個夫妻同葬的墳墓出土的。這個雕像有寬大的眼睛跟嘴巴,也是圖特摩斯一世、他的女兒哈特謝普蘇特和塞尼姆特的臉部特徵。這個風格是第18王朝早期大部份的雕像特徵,並沒有反應愛赫特波這個人的真實臉孔。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二世,大約公元前1426-1400年的作品「Shawabti of the Man Kenamun」(男人可納蒙的巫沙布提俑),文獻顯示可納蒙(Kenamun)是一位在阿蒙霍特普二世之下管理阿蒙神廟(Amun)中的牛隻。跟比較早期在左邊的這個女人愛赫特波的巫沙布提俑,這個雕像的眼睛比較小,鼻子也比較厚,也有一個小嘴巴。這種不同的風格反映出不同統治者的風格。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大約公元前1390-1352年的作品「Shawabti of the Man Maya」(男人馬雅的巫沙布提俑),這個雕像的主人叫做馬雅(Maya),他也有一個頭銜sedjem ash(可以聽到召喚的人),讓工藝家為他做了這個王室的巫沙布提俑還有其他陪葬的物品。馬雅的重要專業可能也可以從這個很傑出的雕像解釋,因為使用了非常好的木頭跟鑲嵌物,還有很大的尺寸。這個雕像有大又斜的眼睛、圓的臉頰,還有小又堅實的緊閉嘴巴,似乎在模仿阿蒙霍特普三世年輕時的模樣。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中期到晚期,大約公元前1339-1307年的作品「Anthropoid Coffin of the Servant of the Great Place, Teti」(皇宮工藝家特提之棺材),在新王國時期埃及人死後會受到適當的葬禮,這個棺材是工藝家特提(Teti)所做,他主要是為了皇宮工作,還有為了法老陵墓裡作畫。他付了將近一年的薪水來製作這個棺材,五種不同的顏色裝飾著,包括藍、黃、紅、黑跟白。每個顏色都需要加倍付錢,在背景的黃色和紅色的條紋是用來模仿富人鍍金的棺材。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大約公元前1390-1352年的作品「Amunhotep III」(阿蒙霍特普三世),埃及藝術中永恆跟改變的動態反映在這個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雕像上。大步走的男性姿勢可以追溯到第三王朝(大約公元前2675-2625年),做為圖像元素的藍色皇冠是直到一千多年後,第18王朝前(大約公元前1539年)才出現。這個風格是嶄新的:跟很多埃及法老不一樣,阿蒙霍特普三世讓他自己被塑造成露出肚子的老年男性,還有下垂的臉頰。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大約公元前1390-1352年的作品「Amun-Re or King Amunhotep III」(阿蒙瑞或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這個曾經有兩個長羽毛的皇冠跟阿蒙神(Amun)或阿蒙瑞(Amun-Re)是相關的,但是崇拜阿蒙瑞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在胸部裝飾上的銘文被記載著。這個形象可能代表法老就像是神明的世上化身,雖然某個程度是雕刻著法老的臉部,仍舊是不確定是否反映著真實的面貌。這個胸像的臉部也組合了很多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特徵和當時神明的樣子。埃及神明的臉部,真實的樣子都是被隱藏著,每個時代的皇室雕像只是反映著跟法老跟神明的連結。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晚期阿肯那頓,大約公元前1352-1336年的作品「Head of a Princess」(公主的頭部),不論是雕像或是石碑,阿肯那頓的六個女兒常常都會出現較為細長的光頭造型。不尋常的形狀可能對於阿馬爾那(Amarna)皇室家族的遺傳傾向有點過於誇張的強調,圖坦卡門(Tutankhamun)的木乃伊也認定與阿肯那頓有關,雖然可能不像這個雕像這麼誇張地被強調細長的狀態,但是也具有相同形狀的頭部。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晚期阿肯那頓,大約公元前1352-1336年的作品「Queen Tiye (?)」(泰伊王后?),泰伊王后是阿肯那頓的母親。阿馬爾那皇室家族的成員有著讓我們可以辨認這個雕像的外表特徵,這裡的小而向下彎的嘴巴和堅定的表情也可以在其他泰伊王后的特徵中發現。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晚期阿肯那頓,大約公元前1352-1336年的作品「Amarna King」(法老阿馬爾那),在古時候,這個雕像可能是站在一個小的神廟裡,但是在房子裡被找到。可能曾經也用於私人在阿馬爾那地區自家的神廟對法老崇拜的用途,所以統治者也扮演著百姓與太陽神阿頓(Aten)的中介者。

這是埃及新王國第18王朝晚期阿肯那頓,大約公元前1352-1336年的作品「Head from a Composite Statue」(組合雕像的頭部),這個受損很嚴重的頭部上方應該有一些厚重的卡榫支撐著另外一個用石頭做成的大型皇冠。脖子是在肩膀中間被插入的,脖子跟肩膀兩件都是個別被製造的。在古代的時候,這個頭部有著用玻璃或是彩繪鑲嵌的眼睛跟眉毛。

這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晚期阿肯那頓,大約公元前1352-1336年的作品「Princess Meketaten」(梅莉塔提公主),在雕像後面的象形銘文有記載著這個主題就是阿肯那頓和娜芙蒂蒂(Nefertiti)的第二個女兒梅莉塔提(Meketaten)。她的左手在她右邊胸部延伸著,這樣的姿勢在第18王朝時期就是描述著一位年輕的女孩,手可能有拿著用其他材質製作的花束或是沙鈴。

Address:
Brooklyn Museum
200 Eastern Parkway
Brooklyn, NY 11238

延伸閱讀: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Egypt Reborn: Ancient Egyptian Art Later Egypt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Ancient Near Eastern Art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European Paintings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Double Take: African Innovations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Connecting Cultures: A World in Brooklyn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Museum - Entrance
The Track of Time: Cent'Anni - Orecchiette Pesto with String Beans and Potatoes
The Track of Time: Brooklyn Trip in December 2015
Official Website: Brooklyn Museu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